提起百草堂,很多百姓都不陌生,这个享誉世界的品牌源自《神农百草经》的文化传承。相传炎帝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和医药,他遍尝百草,教人医术,普度救人,被医馆、药行视为“守护神”,所以有民谚说神农氏“品尝百草,始有医药”,也有人说“先有百草,后有中医”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,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和《难经》被尊为“中医四大经典”。全书共分三卷,载药365种(植物药252种,动物药67种,矿物药46种),蕴含中药理论精髓、治病良方,因此一直被历代皇帝不断追捧,在民间药坊也广为流传。
时光流转,华夏文明几度沉浮,神农氏的百草良方散落民间。公元1626年,皇太极随父努尔哈赤亲征至燕山脚下,双星石前,突患病急。随从医官一筹末展,皇太极遂广发英雄帖,招请天下高人为己疗伤。
居于白云山脚下的一名草药医生,随即揭榜献方,以草药捣之,三味药内服外敷,立显奇效。皇太极醒后要重谢名医,然对方已离去,但见草药百颗整齐排列,只留下一句话:“尽早结束战乱,还天下黎民国泰民安。”
皇太极甚为感动,在双星石前立誓:若以后做得江山,定封百草为王,以百草建堂,让更多疾苦之人获得平安和健康。
公元1636年,皇太极登基,一直念念不忘十年之约,派特使到当年之处,遍访草医。特使回禀:白云山绵延百里,双星石犹在,且处处有百草为坊,遍布城间及乡里。皇太极大喜,遂昭告天下:凡天下城池,有百草之坊者,皆可到京城面试御医。不愿担任此职位者,号令各地州郡开启官银,以百草为王,设立百草堂,让更多的天下百姓,远离战争疾苦,国富兵强!
至此,百草堂在神州大地正式命名,挂牌行医,之后数年,百草堂在全国各地拥有崇高的威望,成为专为平民服务的贴心药堂。“夕为报恩以誓发,十载戎马征天下,百草一味真金药,堂前经方安万家”这段佳话也在民间广为流传。